CCME 2023第七届内镜大会暨年度盛典圆满成功举办



10月17日,一年一度的CCME 2023第七届内镜大会暨年度盛典典在南京市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办,同期分会有:第四届手术机器人大会;2023内镜设计&制造技术大会;2023未来影像创新论坛。


近些年,随着国内医疗内镜产业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各种关键性技术正在不断突破。国产医疗内镜在技术与创新上迎来了高速发展,从学习别人的产品转变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自研与探索。本次峰会,五湖四海的内镜产业人齐聚南京,即是为了共同探讨与交流国产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


     


毛成 \ 智慧医械网-深圳市众智技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次大会主办方,智慧医械网、深圳市众智技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成先生致辞表示:“有不少朋友提到,今年的国产内镜行业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以及内部竞争加剧现象,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在全球,那么国产医械向海外的增长空间其实非常大。因此,内镜产业联盟决定把今年的重点放在海外市场,通过搭建海外共享平台,让企业的资源和人脉转化为价值。比如利用A公司在欧洲国家的成熟渠道、仓储、物流,来快速地拓展B公司在当地的市场。目前,平台正在发起初期单位的征集,各位有兴趣可以跟我联系。同时,内镜产业联盟将于今年12月份去东南亚考察当地市场、当地法规、当地医院及当地经销商情况。希望大家能一起把国产医械出海这件事推动起来,谢谢!”




张旭 泌尿外科学专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张旭院士致辞表示:“本次峰会的内容极为丰富,都是中国最前沿的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在内镜方面,有人工智能内镜、胶囊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宫腔镜等。同时,大会还设置有同期的机器人专场、制造技术专场、未来医疗影像专场,涉及图像分割、生成式AI、分子和病理数字化等最新技术。国产医疗在内镜和机器人方面能够有如此大的飞跃和突破,实在是可喜可贺。在临床专家、各细分领域研发工程师和算法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在内镜产业联盟的协助下,我相信,中国医械技术能更加快地发展,创造出更多辉煌。今天现场还有业内相关公司、研发机构以及供应商的负责人,感谢诸位大力支持,希望我们能够求同存异、相互合作,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解放军总医院:

《国产内镜手术机器人及发展成果》




李宏召教授 \ 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


近些年,内镜产业开始朝智能化发展,手术机器人是其中的重要方向。如今国产内镜手术机器人有哪些突破?对此,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的李宏召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名为《国产内镜手术机器人及发展成果》的精彩演讲!


李宏召教授认为,现代外科手术经历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包括外科麻醉、无菌术、解剖技术、抗生素和输血等方面的发展,规范化手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在泌尿外科领域,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引入提供了高清3D视野和多自由度操作,克服了人工操作和视野的限制,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解放军总医院在2007年引入达芬奇手术系统,是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手术。


目前,全球大概有24家腔镜机器人公司,国内厂家包括微创医疗、精锋、还有康诺思腾、北京术锐、图迈等等,都已经在道路上。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我们最近已完成基于专线+5G网络进行远程外科手术的研究。做远程手术最关键的是信息流传输延迟问题,一定要保持操作的同步性,我们在远程通信线路设备上有备份,在数据流压缩解压缩方面也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远程外科手术已经从梦幻变为现实,应用场景可以甚至想到空间站、月球基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次性内镜的创新思考与临床应用》




李建兴教授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李建兴教授是国内较早开展经尿道手术及输尿管内镜手术、经皮肾镜手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专家。他以微创技术带动了泌尿外科的整体发展。今天李建兴教授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一次性内镜的创新思考与临床应用》。


李建兴教授认为,现在软性输尿管镜在临床当中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它和经皮肾镜相比有一个自然腔道,学习曲线就会容易很多,病人也更容易接受,所以现在很多病人都会考虑到这家医院有没有开展软性输尿管镜,能不能不开刀。它在临床当中应用还是非常普及的。


对于软性输尿管镜而言,肾内压是关键的因素。为什么这么强调降低肾内压预防感染,因为感染一旦发生就是最严重的病发症。以往的肾内压更多是靠临床医生来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到精准监测呢?这是这些年来医生们特别渴望的。怎么能够在不影响视野、不影响碎石、不影响操作通道的情况下,在一次性软性输尿管镜中加压力传感,还是要依赖于工科大咖研究。安徽幸福工厂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的经验。此外,我们很希望能够把这个灌流肾内压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安全的范畴,这是我们下一步的更高阶的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聚焦内镜,中国自主内镜原创》




侯晓华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随着内镜放大倍数不断提高,内镜也已经进入细胞级时代。共聚焦显微内窥作为拥有实现细胞级观察能力的新型内镜,在肿瘤诊断方面有巨大潜力,被临床界为公认细胞级观察最佳实现技术,以及早癌精准诊断核心医疗装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侯晓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共聚焦内镜,中国自主内镜原创》的精彩分享!


侯晓华教授表示,共聚焦内境之所以能够看清楚,是因为放大了1000倍,等同于显微镜下考察病理组织。在ERCP当中如果加共聚焦,对我们的诊断是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的。内镜通过共聚焦真正实现了看得准、看得及时,通过共聚焦就能够明确病灶,针对病灶进行活检,得到更好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国产共聚焦产品,法国产品我们只能用20次,然后就要买法国人新产品,而我们国产企业认为探头没有这个限制,目前来说有100次以上问题不大。国产共聚焦内镜能够打破国外垄断,更好为广大人民福祉。


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K、3D内窥镜一体影像平台》




程安生 \ 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随着国内成像技术的不断突破,已经有多家企业推出了4K内窥镜,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显微智能的程安生程总,显微智能在4K、3D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并推出了多款相关产品,是我国4K\3D内镜领域代表性企业之一。程总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4K、3D内窥镜一体影像平台》。


程安生表示,基于市场的需求,显微智能推出了4K、3D、荧光一体化的平台。通过同一台主机接入不同的摄像头,实现不同的需求。第一个型号是4K白光的摄像头,第二个是4K荧光的摄像头,第三个是3D的摄像头。


第一款的4K摄像头采用背照式的选型,3840×2160,在整体发热量做了一定控制,整体升温比较慢,手感温度不会超过37%,可以进行快速自动聚焦,整体的聚焦时间小于0.5秒,有一个比较好的使用体验。


第二款摄像头是4K荧光的,同样白光部分分辨率是3840×2160,同样也支持IPX8的防水等级,浸泡消毒、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消毒,手感温度不会超过40度,低温升热设计,图片是自动聚焦手柄,同样支持0.5秒自动聚焦的功能。荧光腹腔境是目前内窥镜比较热的产品,也是目前现阶段比较内卷的产品,荧光腹腔境之所以得到青睐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通过荧光图像医生可以视野更清晰。


第三款的摄像头是刚刚推出不久产品,3D方案选用电子前置,双CMOS的方案,好处是体积会比较小巧一些,采用分辨率目前是1920×1080,后期还会有更高分辨率,摄像头采用IPX7的防水等级,支持低温离子和环氧乙烷消毒。这款3D产品也做了很多的功能的设置以及高阶算法。目前,显微智能也在做AI,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带来更多价值和临床服务。

 

上海胸科医院:

《呼吸内镜的诊断与治疗》



孙加源教授 \ 上海胸科医院主任医师


接下来我们有请孙加源教授,孙教授是上海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常务副主任、呼吸内镜中心主任、呼吸介入中心主任、上海呼吸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教授今天给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呼吸内镜的诊断与治疗》。


孙加源教授表示,肺结节分诊断问题、定位问题、治疗问题。从支气管镜的发展看,有细镜、还有超细镜;导航方面有电磁、虚拟、多模态等。在定位手段上,除了超声探头,还有最传统的移动CT,到现在的CBCT。我们内镜中心有两台CBCT,一台移动式的还有一台西门子的,我们把这个称为呼吸介入之重器,肺结节的克星。


支气管镜最重要的特点是,当使用一款支气管镜的时候,发现还不如使用传统的奥林巴斯的细支气管镜,那么这个支气管镜是失败的,它只是为了支气管镜而支气管镜,虽然大家都在做,但是做到什么程度是很重要的。


呼吸内镜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呼吸内镜也向两个领域学习,气道内的我们向消化内镜学习,我们也在向心血管学习。未来,机器人还有人工智能可以极大提升整个呼吸内镜诊疗效率的精准度。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人工智能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张军教授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第七届 CCME 2023内镜大会暨年度庆典来到了下半场阶段,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张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的精彩分享!


张军教授表示,发现一个早癌,可以为国家节省32万元的医保基金,不仅有很高的经济效应,也有很高的社会效应,的确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临床问题。但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要判断一个早癌是通过组织医学性和细胞医学性,这是难以通过内镜辨别的,所以我们贴合实际,标记出来,告诉大家有可能是早癌。


对早癌的边界判断是比较难的,如果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够验证内镜精灵识别早癌优于早癌专家。我们举办了很多比赛,从去年开始,内镜精灵的识别率远远优于人,内镜精灵是86,医生是79,差距越来越大,人工智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对于早癌来说,怎么样诊断,怎么去分类,这种事情可以交给内镜精灵来做,它告诉医生有哪些危险的因素,能够很好解决临床实际困难。在分析方面,内镜精灵化繁为简,它会告诉你需要定期观察还是择期进行治疗。


另外,我们这个报告系统是目前在全世界只有我们一家可以做,虽然日本做的内镜人工智能比我们早,但是实际来说已经远远落后我们了。到目前为止,我们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与专利。内镜精灵不单是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非常好的事情。


开立医疗:

《超声内窥镜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吴耀福 \ 开立医疗中央研究院研发总监


作为国产内镜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开立医疗在前沿的产品开发上一直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接下来我们有请开立医疗中央研究院研发总监吴耀福,为我们带来主题为《超声内窥镜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精彩分享!


吴耀福先生认为,首先超声内镜其实是将超声和内镜结合,核心点在于探头。现在还是给日本垄断,他们的占比接近100%,超声内镜市场整个市场的容量也是蛮大的,2026年可以达到61亿,2022年超声内镜市场规模已达到了12亿,整个奥林巴斯占比78%。我们开立医疗在国内超声成就和内镜成就的基础上,把这个领域攻克了。


超声内镜临床有它的优势,和普通超声来看,它更接近病灶,不受到脏器的影响,另外图象识别率也特别高,探头30兆看的很清楚,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别,利用范围也比较广。我们的国产超声内镜,在清晰度和精细度来说,包括还原、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包括超声和探测的深度和分辨率,都取得了很大突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也希望能够填补国内医疗器械在支气管镜治疗领域的空白。


未来超声内镜的发展的时候有哪些趋势?从诊断角度慢慢走向治疗角度,从腔内走到腔外这是比较大的趋势。另外,产品头端尽可能短也是趋势,以前我们觉得这个影响不大,最后发现这方面是要改进的,这块做好让我们很多穿孔的现象不再出现。还有就是小型化,想办法把探头给简化成小的胶囊,胶囊内镜是一个方向。未来的AI在超声内镜里面的应用也很重要,包括包括与大语言模型的结合,希望在这个行业最后能够做到全自动化,包括报告也自动化,我们的医疗专家直接喝咖啡看报告最后确认一下就行了,这是未来要发展的趋势。


上海宇度医学:

《诊疗一体化OPH模式》




杨翔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接下来有请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翔,为我们带来主题为《诊疗一体化OPH模式》的精彩演讲!杨翔先生表示,开发OPH一体化的诊疗模式的原因在于现在有很多患者在需求,比如说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患者人群达到数千万之多。宫腔镜作为诊断宫内疾病的金标准,应该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此外,还有很多不孕不育的女性,很多是宫腔和输卵管的因素,都可以通过宫腔镜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诊断。但是这么小的手术曾是妇科医生很严重的痛点,最微创的手术变成了创伤最大的手术,因为我们是要麻醉还要扩宫,所有的操作根本不能称之为无创手术。


一体化的OPH应该是什么样的技术呢?我们认为应该是经过一个发展阶段,最开始只是在不麻醉的情况下做,把镜体做到5毫米之内,后面又做成一次性的宫腔镜。诊疗一体化的OPH,第一标准要管理对标光学镜的治疗,第二标准解决复用式的五大技术,第三解决现有宫腔镜的五大技术困境。在完成对标到光学镜的同时,实现耗材化,一次性化。还要解决术前的问题,术前器械的准备在几秒钟之内完成,最好医生一个人独立完成。


宫腔镜面对的是高发疾病,现在渗透率这么低,到底市场有多大,我列了三个可能性,第一,如果终端服务价格能够控制到2千-3千元,目标人群渗透率5%,对应到500万的患者量,市场容量应该是50亿元;如果终端服务价格变成1千到2千,覆盖率增加4倍,渗透率增加4倍,达到20%,能够服务2000万患者市场,可以达到200亿人民币;如果降到一千块钱以内,完全可以对标现在胃肠镜,一年做5000万例,覆盖人群大于50%,覆盖5000万人群,达到500亿市场容量。


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斑马软镜术中即刻清石系统的研发历程》



韩铁工 \ 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接下来有请内镜产业联盟会长、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铁工先生,韩总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斑马软镜术中即刻清石系统的研发历程》的精彩分享!


韩铁工先生表示,输尿管镜中标价格已经到了1500人民币水平,内卷非常严重,现在国内有三四十家拥有注册证的企业。以往,做完软镜碎石取石术之后都是带着结石碎屑出院的,每个人都带这输尿管镜支架管,两周或者是一个月复查,看看结石残留还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把支气管拔掉,出院的时候每个人都带着结石碎屑出院。原来是大家认为4毫米在体内不用管了,慢慢排,患者自己排,但现在已经大家觉得应该有必要调整到2毫米。软镜手术的两大痛点,一个是感染的问题,另一个就是结石清除率不高的问题。


手术当中怎么把这些石头渣运出来,首先要解决压力测量和控制的问题,测压镜应运而生,我们做了几年,比波士顿科学晚了两个月零二十天,拿到了中国第一条、全球第二条这样的产品注册证。


测是为了控,我们现在有智能控压平台,测和控就一体了,医生该怎么做怎么做,不改变使用习惯,自动帮他测好控好,始终保持在15毫米到30毫米,持续大流量灌注和吸引让手术当中激光产生的温度被带走,也能让更多的结石碎屑推出,可调弯持续灌注负压鞘做了一个迭代,我们能够节约手术时间18%,这些东西配在一起实现了术中的测压控压以及大容量灌注的效果,让更多的结石碎屑离开体内。


安徽省胸科医院《一次性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吕莉萍教授 \ 安徽省胸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


接下来我们有请安徽省胸科医院的吕莉萍教授,吕教授是安徽省胸科医院介入肺脏病科和内镜诊疗中心的主任,同时也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的主任,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对呼吸疾病、结核、胸部肿瘤等疾病的诊疗。吕教授今天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一次性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吕莉萍教授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场景是复合型支气管镜无法实时的,比如说内镜中心,很多时候这种场景不适合于一些急诊患者救治。所以我们在遇到紧急救治的时候,怎么样能够及时拿到所需要的内镜,这是临床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也可能查出另外一种感染源,临床医生会提出是不是在操作过程中有污染,也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内镜整体化的操作过程当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一个是内镜消毒满足不了临床应急的应用,还有一体机搬运不方便,存在在运输过程中内镜受到污染的可能。


一次性支气管镜解决了什么问题呢?一个是独立的包装,在独立包装情况下进行了高水平的消毒以后可以减少临床的污染存在或者避免了交叉感染。我们也不用考虑运输过程中是不是会受到场地的污染或者是空气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今后临床和循证医学进一步完善和积累经验,能够减少我国传感病的传播,减少交叉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在适用人群和减轻卫生经济方面一定能够起到更加积极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AI辅助的胶囊内镜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刘思德教授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接下来我们有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刘思德教授,刘教授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副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教授今天为我们分享的主题是《AI辅助的胶囊内镜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刘思德教授表示,磁控胶囊胃镜要有大型的磁控设备,要培训专业人士操作,这方面我们应该占据了全球的垄断地位。为什么说磁控胶囊胃境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主要是因为磁控胶囊胃境所获取的视频影像或者是图片跟传统的胃境是高度一致的,跟普通的电子胃境的图像没有差别。这也是就是磁控胶囊胃境可以作为传统内镜的替代品的理论基础。


磁控胶囊胃境有一个问题是医生的痛点,它形成的照片量特别巨大,每做一个检查大概要产生5万张以上的图片,这些图片都要靠医生来判读,特别费时间,而且医生工作量巨大,很多医生不愿意做磁控胶囊胃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图像智能识别分析,减轻医生的负担。我们的系统不需要主机,云端的算力已经解决,系统的设计每分钟可以1000个人同时检查,支持每分钟1000次的检查,每年1.5亿检查的容量。我们识别的准确度能够达到高年值的主治医生的水平。

 

中国医械—走进东南亚(越南站)启动仪式环节


接下来是中国医械—走进东南亚(越南站)的启动仪式环节,首先有请到了越南医疗设备协会监察委员会主任陈春渠先生致辞。




陈春渠先生 \ 越南医疗设备协会监察委员会主任


陈春渠先生:“我代表越南医疗协会代表团,衷心感谢本次大会组委以及深圳众智技服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热烈祝贺第七届内境大会暨年度盛典、第四届手术机器人大会的召开,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越南医疗设备协会是一个社会行业组织,成立至今已经有20多年,协会的活动主要是针对基层、针对生产经营医疗器件的单位和使用单位。我们已经多次组织有关医疗器件设备的培训班,培养了3000名人员,他们都符合越南卫生部的规定。我们展开了越文和英文的医疗协会行业守则,得到欧洲商会的高度评价。在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方面,我们和国际多个地区已经有了合作,也希望能与中国内镜产业联盟合作,应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微创手术在诊断手术方,方便消化科、心血管科、泌尿科、肝胆中的肿瘤以及耳鼻喉的治疗。在经过今天的会议以后,我们希望双方签定协议,双方建立牢固的来往关系”。



毛成先生:“在这里我代表国内的医疗器械内镜产业以及整个联盟产业园对陈主任、杜老师以及从越南过来的领导表示真诚感谢,同时也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来观察整个医械行业的现状,这为接下来的中越医疗器械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今年12月份,我们在东南亚的第一站就是去越南,期间陈主任他们对我们整个的帮助非常大,到时候我们在越南大概会走访6-7家医院,对市场、法律法规、准入许可有一个熟悉,也为我们接下来跟当地的合作进行基础性调研。我宣布,越南行活动正式开启!”


大会精彩瞬间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