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两个月2家机构官宣增资 中小信托公司集中补短板

近日,北方信托发布公告称,已获得监管方面批复,公司注册资本金由20.02亿元增至23.44亿元,增加3.42亿元。

这已是2025年以来第二家进行增资的信托公司。此前,吉林信托于1月25日宣布,增资获批,注册资本由31.50亿元增加到42.05亿元。

近几年,信托公司增资热正在逐步降温,2025年以来,两个月内连续2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资实属不易。

“经过数年的增资后,当前信托公司整体注册资本已处于较高水平,且转型需要漫长过程,在行业发展进入平缓期后,股东增资动力开始乏力。”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这一降温趋势或难有大的改变。

行业增资规模整体下滑

2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以下简称“天津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北方信托变更注册资本及变更股权的批复。公告显示,天津金融监管局同意北方信托增加注册资本3.42亿元,由20.02亿元变更为23.44亿元,增资比例约17.08%。

此前,1月25日,吉林信托也公告宣布完成增资扩股。吉林信托公告称,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并依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的批复,注册资本由31.5亿元增加至42.05亿元。

2025年开年以来,两个月内连续2家信托公司合计增资近14亿元,在当前背景下实属不易。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24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增加额度分别为403.12亿元、192.16亿元、163.05亿元、297.74亿元、115.35亿元、110.43亿、202.28亿元和6.06亿元;对应的增资机构数量分别为21家、13家、8家、11家、7家、9家、12家和2家。

其中,2024年仅东莞信托、山西信托2家机构进行增资,前者注册资本金由16.56亿元变更为20.65亿元,增加4.09亿元,后者注册资本由13.57亿元变更为15.54亿元,增加1.97亿元,合计增加6.06亿元。

就近年来信托公司增资热降温,某资深信托行业研究人士向记者分析表示,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非标业务压缩,监管压力降低。随着非标业务规模的不断收缩,信托公司在合规运营方面的压力有所缓解,对通过增资来满足监管要求和业务扩张的迫切性也随之降低。

二是盈利下滑,投资者难寻。盈利下滑使得信托公司自身积累资本的能力减弱,同时也让潜在投资者对信托公司的投资前景产生担忧,导致外部投资者的引入变得更加困难。信托公司在缺乏内部积累和外部投资的情况下,增资计划难以推进。

三是“退金令”(2024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会议,要求所有的中央企业全面退出金融行业)导致央企增资受阻。“退金令”政策的出台,对央企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央企原本是信托公司增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在“退金令”的要求下,部分央企不得不放缓或暂停对信托公司的增资计划。

image.png

中小信托亟须补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信托行业步入创新转型深水区,宏观经济形势下行,风险集中暴露,净资产相对较低的信托公司对于通过增资提升资本实力,促进转型和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的需求相对更为迫切。

记者注意到,与此前的增资潮相比,2023年以来进行增资16家信托公司主要为地方国资控股的中小信托公司。

中诚信托投资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披露2023年年报的58家信托公司,2023年年末平均注册资本就已达到51.15亿元。

据本报记者统计,2023年增资的12家信托公司,增资前其注册资本均低于上述58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均值,增资完成后依然有8家低于上述行业均值。2024年以来进行增资的4家信托公司,增资完成后,其注册资本依然均远低于上述行业均值。

比如,2023年进行增资的云南信托、西部信托、华宸信托、天津信托,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分别为22亿元、40亿元、10亿元、36亿元;2024年进行增资的东莞信托、山西信托,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分别为20.65亿元、15.54亿元。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67家信托公司中,已有10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超过百亿元。其中,排在前五位的重庆信托、中融信托、五矿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注册资本分别达150亿元、146.68亿元、130.51亿元、130亿元、112.76亿元。

从信托公司方面反馈的信息,也可以看出中小信托公司对补足资本短板的迫切性。

关于此次增资,北方信托方面表示,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有效提升和股权结构的合理优化,为公司推进业务创新转型、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提升信息科技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资本支撑、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势能,同时增强了各方对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2023年7月份完成增资的华宸信托,彼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公司注册资本较全国68家信托公司资本实力较弱,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内唯一的国有信托公司,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支持我公司发展。增资将进一步增强我公司业务拓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信托贯穿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制度优势,通过信托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产融结合,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记者注意到,2023年进行增资的西部信托,其相关负责人也曾对外表示:“因股东众多及监管等方面原因,公司注册资本偏低,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障碍之一。公司要提升资本实力,护航高质量发展,增资是一条优选道路。”

从整个信托行业注册资本金情况来看,央企背景信托公司整体较高,排在行业前列,地方国资北京的信托公司多数为注册资本相对较低的中小信托公司。

“地方国资控制的中小信托公司成为近两年增资的主力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首先,地方国资在化解高风险信托机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这些公司本身资本实力相对较弱,亟须补足资本金短板以应对现实发展挑战。”廖鹤凯强调。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