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载体获殊荣 中国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平台获评中国产学研“十大好平台”

“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被首次写入国家的五年规划。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每年会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塑造绿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方面进行“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十大好平台”评选活动,活动意义重大。

2023年4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平台(简称“平台”)凭借在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平台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100余家协同创新平台中脱颖而出,被授予“2022年度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十大好平台”荣誉称号,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国家级创新载体平台。

万钢为平台执行理事长吕振华颁发表彰

来自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两院院士以及来自全国产学研界第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出席大会,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书面致辞,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智库专家辜胜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并致辞。大会由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原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主持。

平台自2018年成立以来,围绕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直击工业园区“痛点”问题,创新“政产学研金服用”联动模式,打造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块链,探索绿色资源资本化,构建高能级新型工业生态圈,为央地协同发展新模式、行业资源与区域经济结合新路径提出了“方法论”,走出了先行路。同时,在区域环境总量和能耗总量紧张的情况下,把握绿色发展关键,在“碳污同源 协同治理”方面做出全国表率,部分成果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国产化替代。

一组数据彰显了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加速度”:四大院士领衔、百名科学家、两百余家成员单位;协同攻关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近百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获得十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服务了二十余家国家级园区,聚力打造数个国家级绿色园区;连续五年举办工业园区节能环保绿色论坛......

后疫情时代,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及ESG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实践热度不断抬升,“绿色”标的大获青睐。然而,在经济整体弱复苏的背景下,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形势严峻,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无法为“绿色”标的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平台携手成员单位,探索绿色金融,积极拓展绿色基金、绿色债券、Reits、EOD等工具,解决了工业园区绿色资产资本化;同时基于工业园区用户侧场景,通过提升统计碳汇增量的方式,着力打造基于政府低碳场景、专业第三方治理机构以及央企包括社会投资三者一体化的区域碳污同源治理试点;在全国设立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中,以创新方法论深入服务6个: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长治市,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湖南省湘潭市,重庆市两江新区及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多点发力落地平台“资源资本化”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绿色未来,未来已来。平台正在通过“产业+科技+金融”互动循环,聚焦工业园区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梳理产业技术联合攻关需求,以“园”促“策”,抢抓新赛道、拓展新空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